面瘫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诊疗项目 > 面瘫

针刺法治疗面瘫

发布于:2018-05-24 14:03:10
面神经麻痹,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所致的周围性面瘫。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,症见患侧面部额纹消失,睑裂变大,鼻唇沟变浅,口角下垂,鼓腮漏气,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,不能完成蹙额皱眉、眼睑闭合等表情动作。本所针刺法治疗面瘫患者80例,现报道如下。

1  临床资料
80例患者均来其中男44例,女36例;年龄最小3岁,最大83岁;病程最短1天,最长24个月。患者均不同程度双侧表情肌不对称,口角歪向患侧。

2  治疗方法
取穴:地仓、颊车、夹承浆、合谷、内关、三阴交、太冲、水沟、承浆,患侧头维、阳白四透、攒竹、鱼腰、丝竹空、四白、迎香、下关,健侧地仓与颊车之间排刺。
每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,一般来说面瘫治疗及时的话 快则数日慢则2-3个疗程即可。

3  治疗结果
参照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系统。痊愈:面部运动功能正常,表情自然,无联带运动,计74例;显效:面部运动仅有轻度不对称,表情基本自然,双侧额纹基本对称,仔细观察可能有轻微联带运动,计4例;有效:面部运动明显不对称,表情不自然,患侧上额轻微运动,可伴有不严重的联带运动,计1例;无效: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,计1例。总有效率为98.5%。


4  典型病例
患者,男,37岁,于2017年10月21日就诊。主诉:左侧口㖞6个月。半年前劳累后出现轻微感冒症状,未予重视,继而出现左侧额纹消失、眼睑闭合不全、鼻唇沟变浅、口角低垂、漱口漏水等症状。于外院查颅脑CT排除颅内病变,诊断为面神经麻痹。经激素配合营养神经药物(具体用药不详)及针刺治疗2个月,症状稍缓解。后因恢复效果不理想继续接受针刺治疗,1个月前发现口角歪向患侧且渐加重,遂前来就诊。刻症:左侧额纹变浅、眼睑闭合无力、鼻唇沟加深、口角不对称歪向左侧,患侧口角阵发性痉挛频发,无耳后疼痛,舌红、苔白,脉弦。采用上述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1个疗程后眼睑闭合有力,患侧口角阵发性痉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。经治疗2个疗程后双侧额纹对称,眼睑闭合有力,鼻唇沟、口角基本对称,左侧口角偶发痉挛。

5  体会
面瘫,在中医学中属“卒口僻”“口眼㖞斜”等范畴。《灵枢·经筋》曰:“其病……卒口僻,急者目不合……引颊移口”。本病常发于贪凉喜冷,迎风乘车后,或有感冒病史,正气不足,腠理开泄,卫外不固,风寒之邪乘虚而入,直中经筋。多数面瘫患者经治疗可痊愈,极少数患者有部分遗留症状,甚至出现倒错现象。

 面瘫以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失养为主。头维、四白、迎香、地仓、颊车、下关、合谷等穴属手足阳明经,阳明经多气多血,刺之可调补气血,通经活络,鼓舞阳气。阳白乃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,激发阳经经气,一穴四透以助势,推动经气运转,使蹙额有力。水沟、承浆、患侧夹承浆与地仓补患侧局部不足之气血以养经脉;健侧地仓与颊车间排刺所过与手阳明经筋面部支脉相合,阳明经气血充盛,合夹承浆、地仓共泻过盛之气,数穴并行共奏补虚泻实、平衡阴阳之功。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,是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于阴维,可理气散滞、疏通血脉;三阴交为肝、脾、肾三阴经交会之所,刺之可滋肾调肝益脾,以扶助正气,迫邪外出;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,太冲为足厥阴经原穴,“两阳合明,谓之阳明”“两阴交尽,谓之厥阴”,两穴相合,开四关以调和一身阴阳气血之出入离合。
 
 

面瘫急性期治疗手法宜轻柔,控制刺激量,免伤正气,以防为后期治疗及恢复增加难度。后遗症期补气血以扶正,手法轻,刺激量小,以调和面部经气。且每诊均须询问患者有无面部抽动感或痉挛现象,并观察患者抬眉蹙额、闭眼、示齿、鼓腮等表情动作,若发现患侧面部异常则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及早预防和控制倒错现象的出现和加重。治疗过程中要重视与患者沟通,帮助患者消除疑虑,缓解焦虑,端正心态,树立信心以更好地配合治疗,早日康复。 



手 机:13506666608 13506666609
温州店:小高桥金茂商厦B-106(乘凉桥55号)0577--88248675
永强店:永强下垟街370弄14号(六村永兴中学旁) 0577-86939688
关注我们 关注健康
Copyright 2019 温州市鹿城区市中张法针灸诊所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12448号-1

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2018号

网站地图 | 技术支持:云鼎科技